新闻资讯

News

姚明缺失了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!

1729 人阅读 | 发表于 2020-06-03 | 来源:兔加熊



在今年两会【体育】相关的议案提案中,有关青少年身体素质和青少年体育教育的话题被多次提及,尤其是青少年体育教育「缺位」的问题,再次成为委员们关注的重点。


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。2016年,在国务院印发的《全民健身计划(2016-2020年)》中,就明确提出:


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,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,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。


不过,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状况仍然不如人意。第七次《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》报告显示:


我国青少年体质监测的一些重要指标,如心肺功能、运动能力等的下滑趋势仍未得到明显改观。




还有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,也令所有体育培训行业的教育者触目惊心:


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.6%;


学生肥胖率已经超过10%的「安全临界点」。




和青少年体质持续下滑对应的,是我们的体育教育短板一直没有得到弥补。


截至2019年,全国仅有42.7%的小学生和25%的初中生每周能上3节体育课;


接近75%的高中生难以保证每周3节体育课。




面对体育教育「缺位」和青少年体质下滑的严峻现实,在全国两会期间,多名代表委员呼吁:


要高度重视学校体育教育,切实提升青少年身体素质;

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姚明直言:「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,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。」


吴志明领衔108名全国政协委员,共同就「体育入中高考」提出了提案,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。


还有杨扬、朱婷、张常宁等体育健儿,也纷纷提出「体教融合」的话题。




2020年的疫情,本身就唤起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,而今年两会上,「体育」这个话题又成为了多次被提及的「关键词」。


这样的风向标,不但让家长们意识到体育运动对成长的不可或缺性,也更加凸显出我们一直以来向全国家长、教育者们提出的【运动+教育】的概念。




中国女排队长朱婷提交的议案是《体育教育 “关口” 前移,启蒙从学龄前儿童抓起》。在


朱婷表示,家庭体育活动氛围和运动理念对于「体育启蒙」至关重要,她希望将来「孩子学体育、家长看手机」的现象能有所改变。


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亲子陪伴是最好的家庭驾驭,这里的重点不在于陪,而是伴。


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,在游戏中大小共学,没有比这更好的陪伴方式了。




在城市中生活的孩子,活动空间也被不断压缩,全国政协委员、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也关注到了这个问题。


她的提案有一个很接地气的名字——《社区体育——“熊孩子”需要有“放电”的地方》。


她呼吁出台儿童青少年体育设施相关标准,科学有效地指导社区体育规划、设施建设和使用等相关工作。


目前社区里的体育设施对孩子来说并不安全,具有风险性,可孩子的成长也不能没有运动场。




上学之前,孩子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奔跑玩耍,快乐成长中奔跑玩耍,快乐成长;


上学之后,能够在学校里接受保质保量的体育教育,发展出必要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……


最终能够通过运动,让每个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,成长为更加优秀、更加幸福的人……


这些希望中的美好景象,都需要整个国家、社会层面的共同发力,才能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。




在2020两会上,关于体育的诸多提案背后,都是委员代表们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全社会对体育改观,让体育以更好的方式融入教育中。


在两会之前,关于运动教育的观点,也被频频提起。


「我非常坚持体育其实是教育的一部分,体育这个词我们的英文翻译是Sports,真正的翻译应该是Physical Education,更多的是一种竞争,我希望我们的体育,体教分离的情况可以得到重新认识,并且重新拼装在一起。」

——姚明


「体育,我们一直把重音落在‘体’字,但今天该把重音落在‘育’上。体里面有育,不去踢球上哪去知道团队精神,共同面对失败、共同去赢,这是一种教育,不踢球你不知道。」

——白岩松


「国内很多父母把体育和教育分成两块来看,但我本人小时候在美国念书,我觉得体育和教育的融合非常重要,因为在球场上可以学到很多人生的价值观,我深深认为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。」

——蔡崇信


还有钟南山先生,更是身体力行的推崇着运动的重要性。




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,更重要的是能培养抗挫能力和团队精神,塑造健全的性格,这些对一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。


让更多中国孩子爱上运动,是兔+熊一直以来的使命,也是我们持之不变的初心。


为了早日实现这个使命,我们一直在行动。


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们能够加入进来,共同为孩子提供更好地成长方式。


×
关注微信公众号
×
关注微信公众号